查看原文
其他

中岛哲也“罗生门”,37位中学生疯狂大逃杀,黑暗的人性也可以很唯美

2015-09-22 麦田电影院 看电影看到死
【麦田电影院】岛国华丽暗黑系复仇风暴《告白》老牌女神松隆子惊艳飙演技


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中岛哲也


导读

一件简单的女童溺水事件,背后竟隐藏着无数内情,一场精心设置的告白,却让两位少年在歧路迷失了自己,华丽而夸张的镜头语言,营造出的却是阴郁冰冷的氛围……本期《麦田电影院》将带你走进日本电影《告白》,这部集青春残酷之大成的作品,看看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为何会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走向毁灭的深渊。


独家解读《告白》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建议wifi下播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017c9tpy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告白



日本作为曾经领跑亚洲辉煌了近三十年的电影大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本世纪初,大师名导层出不穷,经典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日本电影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不但媒体对它们的宣传付之阙如,影院中也难觅日本电影的踪影,甚至连正当壮年曾被影迷报以无限希望的大导演北野武、岩井俊二等都集体失语,进入创作瓶颈期,许久不见新作面世。日本电影在亚洲的领军地位逐渐被日渐崛起的韩国电影代替,再也难现往日辉煌。


或许很多影迷会问,难道日本电影就此没落,再无佳作出现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当今日本影坛,还有不少导演在勤勤恳恳耕耘着,默默地守着那份光荣传统,并将他们发扬光大。




在这份名单里,有影坛常青树山田洋次、黑泽清,也有正当壮年的是枝裕和、行定勋,还有英年早逝的动画奇才今敏,以及今天要提到的,半路出家的导演中岛哲也和他的代表作《告白》。


在这批坚守的导演中,中岛哲也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三十岁进入广告界,凭借札幌啤酒和全日空广告大红大紫,四十五岁转身杀入电影圈。在连续拍出《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两部作品后,中岛哲也确立了自己独特而夸张的具有MV美学的视觉风格,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2010年,中岛哲也的新作《告白》一经问世,便蝉联四周的日本票房冠军,成功当选2010年度旬报十佳第二名,荣获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四项大奖,并斩获了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大奖,最终代表日本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并成功入围九强。虽然没能捧得桂冠,但《告白》这一年的风光无限,也算给垂垂老矣的日本电影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一、精彩的改编和多视角叙事


影片《告白》改编自推理届新秀凑佳苗的同名推理小说,讲述了中学老师森口的女儿爱美被学生无情杀害后,因少年法的保护,无法将凶手绳之于法,于是采用个人复仇的方式来惩戒冥顽不化的凶手的故事。


凑佳苗本为家庭主妇,业余时间创作了这部小说,没想到出版之后,引发话题效应,获奖无数,全球累计销量超过800万册,凑佳苗也一跃而成推理小说界的希望之星。


小说采用了一种所谓“多视角叙事”的叙事手法,即通过多个人物的独白来讲述同一个故事的不同侧面,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展现事件的真实和复杂,更好的表现各个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种叙事结构,在日本电影中并不少见,从最早的《罗生门》,到近几年内田贤治的《盗钥匙的方法》及吉田大八的《听说桐岛要退部》,都不约而同采用了多视角叙事的结构。中岛哲也同样沿用了原著叙事结构,比如原书第一章森口老师的告白,用来交待爱美被杀案件的来龙去脉和森口老师复仇行动的开始,基本被全盘保留。




但从第二章美月的告白开始,他便打破了原著的结构,将美月的告白、直树母亲的告白、直树的告白、修哉的告白交叉剪辑在一起,在保持了时间的线性结构之余,补充交待了各种前因后果和细枝末节,却又丝毫不显得凌乱,中岛哲也的导演技巧,显露无疑。


在人物设置上,影片也基本忠于原著,只是对主人公森口,做了小小改动,从而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小说里,森口老师基本就是一个复仇女神的形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电影中,中岛哲也特意增加了一场森口在街头痛哭的戏份,通过这个细节,突出了森口在复仇过程中内心的纠结。


森口的复仇,看似快意恩仇,实则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她自己。在影片的结尾,森口的扮演者松隆子向我们展示了神一般的演技,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在短短的几十秒内,转换了数次表情,将森口的矛盾和挣扎表现得入木三分,令人嗔目结舌。




二、独具匠心的镜头语言和MV美学


无疑,《告白》的故事是震撼的,中岛哲也不但准确地抓住了原作的精髓,而且在发挥余地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加进了大量的带有中岛哲也标签的影像,精妙的传达了原著中阴郁黑色的氛围。


首先,影片里使用了大量广角镜头拍摄的空镜,那片暮霭沉沉的天空,总是阴云密布,蓝天白云似乎成了一种奢望,成功奠定了影片阴冷的基调。其次,为了配合这种基调,影片绝大部分镜头都采用了冷色调的蓝色滤镜,给人一种压抑冰冷的感觉。用简单的色调,强化阴郁的氛围,也是影片的另一特点。


再次,影片中出现了大量高速摄影下的慢镜头,比如飞溅的牛奶、雨中的花朵,还有孩子们嬉笑中溅起的水花,这些镜头毫无例外的给人一种极致的美感。生命中的美好、自然界的美好,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然而影片中的人物,却都迷失在各种困境当中,甚至无暇去观察身边的美好。这些事物的美好,和影片沉重的主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




除此之外,中岛哲也还特别设置了几处球面镜折射的镜头,球面镜本为停车场专用,其目的是获得更大的折射视角,纳入更多的内容,但同时不可避免的是,镜中的画面会有所扭曲。球面镜的折射,正暗喻着影片中人物扭曲的心理和无奈的现实,每个人都囿于内心深处那片阴郁的天空,浑然不觉。


影片中最美妙的段落,是修哉和美月相偎取暖的时光,两个人在屋檐上嬉笑打闹的场景,被中岛哲也处理成逆光的剪影,美到极致,完全和岩井俊二的《梦旅人》同出一辙。唯美的镜头,提示着我们,这只是虚妄的存在,稍纵即逝。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冰冷的现实便击碎了美月那美丽的头颅,影片中最后一片暖色也离我们而去,剩下的皆是痛苦和绝望。


然而仅有这些,还不足以体现中岛哲也炫酷的影像风格,于是在影片的最后,中岛哲也设计了一段表现修哉内心崩塌的戏份,我们可以称之为爆炸的时间倒转,这才是影片的神来之笔。


这个段落的开始,是森口打电话给已经按下引爆按钮的修哉,“我把你的绝世大发明,转送给你母亲了,真是位伟大的母亲,所以我祈祷过,但愿你不会引爆炸弹,但你还是,按了下去”。听到这些,修哉发狂般冲出体育馆,镜头直接跳切到爆炸后的废墟(穿越了空间)。




面对满目疮痍,修哉绝望跪倒,却意外发现了废墟中自己的发明—反向闹钟。他拿起闹钟,口中念念有词,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在修哉的执念下,时钟倒转,爆炸的碎片倒飞回来,逐渐汇集成了看着照片的母亲眼角流出的一滴泪水。母亲的眼泪和修哉的眼泪,在镜头上达成一种呼应,表明修哉做了这么多,终于获得了一丝慰藉。


然而时间终究是不能倒流的,时钟转正,爆炸依旧,母亲灰飞烟灭。在这里,又有一个跳切,母亲的血液,喷洒到修哉的脸上,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紧接着又是一组跳切,被炸到空中的修哉,直接飞回了体育馆的地板。


观众这才明白,刚才那组匪夷所思的镜头,原来只是修哉的内心活动。设计这样一组华丽的镜头,用影像来表现一个人内心崩溃的过程,类似的桥段,实属罕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见证着中岛哲也在镜头语言方面的天赋。


总之,中岛哲也利用独具匠心的镜头语言,将其MV美学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功把一部精彩的推理小说,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中岛哲也作品。




三、杀人者荒唐,皆有成因,复仇者冰冷,意在警世


一部优秀的电影,不光要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恰如其分的视听语言,更重要的是,是要有延展的意义和令人思考的空间。


细细想来,《告白》的故事是如此震撼,但如果我们跳出故事,来分析一下里面人物的话,便会发现,其实所有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有着自己的动机和原因,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也是加害人,没有人是无辜的。


我们可以看到,优等生修哉搞出那些千奇百怪的发明,乃至想用自己发明的钱包杀害老师的女儿,其根源不过是因为母爱的缺失,想通过惊世骇俗的手段引起母亲的关注。




残缺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不可估量的,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影片中出现的人物,没有一个生活在正常的家庭环境里面。另一个资质平庸的学生直树的悲剧,同样和家庭息息相关。


父亲长期不在家,母亲一味的溺爱,一旦发生事情,只知偏袒孩子,责怪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心理活动一无所知,孩子精神濒于崩溃,母亲不是进行自我检讨和帮助孩子走出误区,而是选择放弃,最后才导致了直树弑母的悲剧。


关于两个少年最初的犯罪动机,修哉不过是想引起母亲的关注,直树不过是因为朋友的背叛,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但这只是表象而已,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找不到存在感。在两个少年背后,家庭的破裂、亲情的疏离、法律的保护、失败的教育以及强大的社会压力和扭曲的舆论导向共同构成了少年犯罪的真正原因。




老师森口,面对杀害了自己女儿的凶手,因为法律的保护,无法将他们绳之于法,就选择了处心积虑而又冰冷的复仇。森口的复仇,本意是想让两个孩子迷途知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过自新,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两个孩子的心理被完全击垮,进而犯下了更大的罪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总之,这是一部集青春残酷之大成的作品,看着那些稚气未脱风华正茂的孩子们对毒杀全家的少女顶礼膜拜,看着他们对待修哉和美月的集体暴力,我们不禁反思,这个社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会让孩子们活得如此痛苦而偏执?或许这也正是中岛哲也想要抛给大家的问题,悲剧到底为何会成为悲剧?




黑暗的人性也可以很唯美,这是中岛哲也接受采访时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恰好也是他对自己电影风格的最好总结。虽然最终那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中岛哲也失之交臂,但相信只要看过此片的观众,肯定会对这部残酷到极致的影片和中岛哲也极具风格的影像,留下深刻的印象。



栏目组:麦田电影院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转载请注明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